近日,大连一名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童的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。涉案的未成年人到底应该负怎样的责任?家庭、学校该如何在日常教育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?
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?
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。我国《刑法》第十七条规定:“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,犯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、强奸、抢劫、贩卖毒品、放火、爆炸、投放危险物质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,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。”据此,在我国,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,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,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。因此,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一部分,关押于少管所。
法律规定14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该不该修改?
有舆论认为,有人明知自己不用承担刑事责任,表现得十分猖狂,有的人犯罪手段极端残忍,犯罪之后毫无悔意,法律如果不对这样的未成年人作出处罚规定很不公平。也有人认为,应当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下未成年人发育程度提前的现实,适当降低刑法的刑事责任年龄。
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研究院副院长宋英辉说,14岁以下青少年不负刑事责任,主要是考虑到这个年龄的青少年心智不成熟,判断是非能力欠缺,对未成年人过多适用刑罚,会导致正常的学习中断,监禁环境对低龄未成年人影响更大,更容易造成反社会人格,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再次犯罪的可能性。
“如何处罚未成年人犯罪,实际上是一个任何看待未成年犯罪年龄问题。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程雷说,相比成年人犯罪,未成年人犯罪有着更多的社会原因,刑罚惩戒的是犯罪个体,在未成年人犯罪这个问题上,将刑罚施加于未成年人本人未免有些苛责。
“从长远来看,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不是最好的办法。”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苑宁宁说,低龄未成年人恶性案件属于极端个案,因此,修改针对大多数人的一般性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,值得商榷。
陕西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王浩公表示,当务之急不是调整刑事责任年龄,而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少年司法制度。只有将学校教育、家庭监护、政府矫正、司法惩戒等各方面同意起来,才能切实解决刑事犯罪低龄化问题。
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主张缺乏实证证据支持。迄今为止,我们没有看到对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实施危害行为情况的系统统计和研究,校园暴力事件也缺乏统一的报告统计制度,因此不能简单地以媒体曝光的极端恶性事件以偏概全,得出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数量急剧增多的结论,并以此作为实证依据去修改具有普遍性的法律,降低刑事责任年龄。
关于青少年犯罪,量刑指导意见是怎么规定的?
对于未成年人犯罪,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知能力、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、犯罪时的年龄、是否初犯、偶犯、悔罪表现、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,予以从宽处罚。
(1)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,减少基准刑的30%-60%。
(2)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,减少基准刑的10%-50%。
学校、家庭对有不良行为的孩子提前干预和有效监管的重要性在哪里?
专家表示,近年来,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往往存在监管缺失、教养不当、关爱缺乏、保护不力等共性问题。
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教育蓝皮书显示,“家庭教育不当”、“不良交友”、“法制观念淡薄”、“学校教育的缺陷”等是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,其中家庭因素所占比例最高。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,很多案例透露,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之前,已经暴露很多不良或违法行为,但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。家庭应该承担相应的监管和教育责任,如果家庭这道“防线”是牢固的,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此类案件的发生。
“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,还要培养健康人格。”孙云晓建议,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,在日常教育中,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应该协同合作,把可能发生的影响孩子一生的问题扼杀在萌芽中。
对于因监护人履职不当、管教不严而导致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,多名专家建议在法律中规定追究监护失职责任。法律要对有监管职责的家长具有制约力,对于因教育失职而导致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,家长应承担足以影响其重大利益的后果。
综上所述,未成年犯罪人往往具有心智不成熟、对事后损失的不可估量、对金钱的渴望、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淡薄、对社会他人的不尊重和一定的心理扭曲的特点。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以及社会观的形成,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现代网络媒体的影响。这些都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动机。除此之外,未成年人还具有行为冲动、讲究“哥们义气”、受社会不良现象冲击等多种诱因。社会和家庭应该给予未成年人足够的关爱,学校应该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法律知识环境,让他们通过正确的渠道了解法律知识。同时,还应该引导他们,合理的使用互联网,应该具有分辨事物对错的能力。这样,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,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概率,减少同类案件发生。